賡續勤儉家風
毛主席教導我們: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。黨中央在新時代提倡反腐倡廉,作為中華兒女,我們要持續發揚勤儉節約的光榮傳統。
我的記憶里,爺爺是一位尊師重教、鞭策兒孫的智者,是耕讀傳家的經驗老農。爺爺奶奶的言傳身教,形成勤儉持家的良好家風,深刻影響著子孫后代。
媽媽樊秀榮是家里最勤儉節約的人。小時候,我和弟弟正長身體,媽媽常說現在能吃飽就是福,還有很多人不能吃飽飯,要好好珍惜,粒粒皆辛苦!不能浪費一粒糧食。和面要三光,手光、面光、盆光。吃餃子,要原汁化原食。飯菜湯里有營養,一滴也不許浪費,總是拿饃沾菜汁成泡饃,吃得干干凈凈。我和弟弟,誰吃完的晚誰收拾刷碗,另一人擦桌掃地。
媽媽對爺爺奶奶非常孝順,常給他們做好吃的蒸雞蛋羹,我和弟弟饞得直流口水,爺爺奶奶笑呵呵地讓我們吃,媽媽不讓,還是請爺爺奶奶吃,殘羹剩湯我們才能吃。
媽媽時常給爺爺奶奶做新衣服,夸他們穿上像城里退休老干部,二老聽了開心地笑起來。媽媽的衣服經??p縫補補,家里開支精打細算,能省則省,過年才會給我和弟弟添置新衣。我上大學時,還買新的秋衣秋褲。我上班發工資,給媽媽買了件紅色毛衣,媽媽很高興舍不得穿,后來這件毛衣被老家的一位姨看中了,媽媽讓給姨穿新毛衣,自己穿上姨給的舊毛衣。
媽媽是中國共產黨的好干部,曾任原陽縣靳堂鄉黨委副書記,后來調到河南河務局機械化施工總隊(黃河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前稱)工作,擔任計生辦主任,她正直廉潔,堅持勤儉節約,家里幾乎沒有什么值錢的家具。我記得有一年,我的姥爺(當時任新鄉市原陽縣縣委書記)和司機師傅來家里,那位伯伯很驚訝地對媽媽說:“沒想到,縣委書記的女兒家里竟連個好家具都沒有!”媽媽笑著說:“沒什么,我們家簡樸慣了?!奔依镆粡堈郫B木飯桌,已經用了二十多年,都不舍得花錢買張新桌子。
媽媽患病去世,我收拾遺物時,看到媽媽生前縫縫補補的衣服,心里酸楚,淚流滿面。我的好媽媽,您辛苦了!您一輩子不舍得吃、不舍得穿,該享福了,您卻走了!您把福都留給我們了……
2000年,我和宏沛結婚,當年接公公婆婆來鄭州,后來搬到家屬院居住。婆婆張梅先厲行節儉,之前曾在禹州市盧門村黨支部連任十一年書記,全心全意為黨和人民付出,被評選為禹州市人大代表和許昌市人大代表。
婆婆勤儉惜福,常給我們講過去的故事,觀察我們的行為,囑咐要節約用水、用電、用氣,愛惜糧食來之不易,買菜做飯要適量,不要留剩飯,花錢要仔細,計劃著存錢,長久過日子。
我們有了女兒后,二老幫著照顧。婆婆心靈手巧,會給女兒縫制小圍嘴、連體衣、小被褥、尿墊,打毛衣毛褲,做布鞋棉鞋,天冷前做好扒襠棉褲,大小胖瘦正合適,比外面買的好看也省錢。家有一老,如同一寶。
我感恩恭敬公公婆婆,時常給二老買好吃的、衣服等,公公欣然接受,婆婆總是說:“又花錢,別再買了!”她開心地對公公說:“幸福吧!燁待咱倆真親!”。
我記得,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里,有一位老師講:“要和家人處理好關系,特別是婆媳關系,做兒媳婦的至少要找出婆婆21個優點?!蔽异o下心來,開始寫:愛國愛黨愛民、尊老愛幼、通情達理、善良堅強、勤儉節約、大公無私、心靈手巧、和睦鄰里……我從心里更加敬佩婆婆!
婆婆去世后,我和家人常想起老人家的教誨:勤儉持家,節約光榮,浪費可恥。媽媽,我們會牢記家道,珍惜福報,好好過日子。
爸爸李宏智在生活中非常儉樸,他年輕時畢業于清華大學水利系,中共黨員,為水利事業辛苦奮斗、無怨無悔,現已76歲。爸爸在原陽老家院里留有大片菜地,和二伯父伯母一起種些時令蔬菜,還常去黃河邊拔野菜,回鄭州時總是給我們分菜。爸爸愛吃面,不讓在市場買濕面條,常動手搟或削面,堅持踐行光盤。爸爸喜歡在老家趕會,根據生活所需,采購物美價廉、經濟實惠的物品。
我的女兒今年17歲,已上高二,也很懂事節儉。傳承良好家風,修身涵養德行。勤儉節約,從我做起,從身邊小事做起。
力覽前賢國與家,成由勤儉破由奢。集團公司如同大家庭,我們珍惜節約每一滴水、每一度電、每一張紙、每一本書、每一粒糧食、每一分錢……時時處處講文明,點點滴滴見精神。貴在堅持,久久為功。(李燁)